为确保8310二分层工作面过煤顶期间的安全生产,日前,采煤工区针对工作面下轨道顺槽回采至8号点前37.5米处的特殊工况,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全面、细致的安全技术措施,从风险辨识、施工规范到应急处置全程发力,为过煤顶作业筑牢“安全屏障”。
精准辨识风险,靶向施策防患于未然。据了解,8310二分层工作面过煤顶作业面临两大核心安全风险。一是采空区遗煤较多可能引发火灾事故,二是顶煤破碎易导致顶板冒落。针对火灾风险,措施明确要求加强防灭火管理,通过及时充填、喷洒阻化剂及实时监测回风隅角气体浓度,从源头遏制火情隐患;针对顶板风险,则强调推采过程中强化顶板管理,顶板破碎时立即拉移超前支架,并确保支架初撑力达标,以“主动支护”应对顶板压力。
科学施工保安全,细节管控贯穿全程。在施工方法上,措施突出“提前预防、规范操作”原则。工作面回采至目标位置前,提前两刀铺设1.2尘×6尘金属网与双抗网,网片压茬100尘尘,每隔200尘尘用16#铁丝联网,且挂网、联网作业需2-3人协同,严禁单独操作。割煤时,网片需用支架铁钩固定,防止煤机滚筒搅网;支架拉移前必须检查顶网状况,损坏网片及时修补,杜绝“空顶作业”“搓网损网”等违规行为。阻化剂使用是防灭火的关键环节。措施明确阻化剂浓度控制在15%(可根据实际效果调整,不低于10%),并通过精准计算确定每日及每循环喷洒量:正常回采时每日喷施阻化剂纯量约39办驳(约2袋),每循环喷施纯量约93办驳(约4袋),同时要求定期检测阻化率,确保药剂配比适应煤层阻燃需求,且避免腐蚀机械设备。
多维度筑牢安全屏障,技术措施全覆盖。安全技术措施从顶板管理、防冒顶、防片帮、阻化剂喷洒等多维度细化要求,形成“全链条”安全保障体系。在顶板管理方面,要求生产期间超前移架,割煤后及时打出护帮板护顶,液压支架前梁必须接顶严实,初撑力不小于24惭笔补;若发生冒顶,需先加固边缘支架,再从两侧向中心架设木垛接顶,全过程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观察顶板,班长现场指挥。防片帮措施则强调“提前预判、主动防护”:每班作业前班长全面检查煤壁,煤质松散时提前拉移超前架,煤层破碎时铺设双层金属网,所有人员严禁在煤壁侧逗留。阻化剂喷洒环节,除严格控制浓度与用量外,还明确操作规范:配置溶液需充分搅拌,喷洒前检查设备管路,结束后用清水清洗泵体与管路;重点区域(如采空区端头)每循环喷洒量不低于100办驳,同时加强金属构件防护,避免阻化剂腐蚀设备。
强化监测与应急,安全防线再升级。措施特别强调“动态监测”与“应急处置”并重。过煤顶期间,每推进2刀需探测顶底煤厚度,确保留设顶煤符合要求;工作面隅角必须悬挂便携式瓦检仪,加强“一通三防”管理。若遇顶煤冒落,需立即停机支护,用木垛或板棚接实顶板并覆挂双层金属网,处理完毕方可继续作业。此次8310二分层工作面过煤顶安全技术措施的全面实施,体现了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”的安全生产方针,为矿井复杂条件下的高效回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。(朱东旭 孟露)
© 2013-2021 太平煤矿 版权所有 地址:邹城市太平镇 邮政编码:273517 电话:0537-5462009
传真:0537-5462088 投稿信箱:tpmkxck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