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掘进生产的关键环节,一个小小的“漏煤嘴”曾是制约效率的“拦路虎”。近日,掘进工区以“巧思”破“困局”,通过90度旋转“煤嘴”、改造废旧部件,不仅破解出煤难题,更实现了效率、成本与安全的叁重突破,奏响了基层创新的强音。
此前,受矿上保煤质需求限制,人工出渣成为唯一选择——职工肩扛手运,劳动强度拉满,效率却始终“卡脖子”,且人工转运过程中还存在煤块掉落、人员磕碰的安全隐患。面对这一“老大难”,工区领导班子锚定“降本、提效、保安全”目标,摒弃“换新”思维,将目光投向了废旧材料堆,提出“旋转煤嘴、改造复用”的创新思路。
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工区技术骨干发挥工匠精神不断优化方案,从井上备用的废旧中筛选基材,开启精准改造:简单将“漏煤嘴”方向旋转90度对准矿车接渣。先将煤嘴切割分离,把原100度溜煤角调整为160度,让煤渣滑落更顺畅,从源头减少堵塞;在煤嘴上方加装联动喷窗,煤渣出现大块时可开启助流防堵,平时关闭防尘护安全;既解决了煤流不畅问题,又规避了粉尘扩散、人员误触的风险。
通过现场使用验证,这次“小改小革”,是成本与效益的“双赢”;废旧部件“变废为宝”,改造成本近乎为零;更是安全与效率的“双升”;职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,出渣效率提升30%以上,同时消除了人工转运的安全隐患。从“卡脖子”到“顺畅通”,从“高消耗”到“低成本”,掘进工区用一个90度的转向、一次废旧的改造,诠释了“岗位创新无小事,降本增效有妙招”的深刻内涵,更筑牢了安全生产的坚实防线。(韩涛)
© 2013-2021 太平煤矿 版权所有 地址:邹城市太平镇 邮政编码:273517 电话:0537-5462009
传真:0537-5462088 投稿信箱:tpmkxck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