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国精产品一三三区

勤能补拙

亚洲国精产物一三三区太平煤矿 浏览数: 发布时间:2023-01-10


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生之计在于勤。中国人历来崇尚勤劳,勤劳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的优秀品德,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,唯有勤劳才能源源不断的创造物质财富,也唯有勤劳才能实现立身、兴家、强国的愿望。


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听到“勤能补拙”几个字,说的就是天资不够好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不足。有的人天生聪慧,有的人天资笨拙,笨拙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仰仗着自身的聪明不再努力最终落得个一事无成。


在宋朝,有个人叫伤仲永,五岁就会作诗,可谓是聪明过人,被人们称为神童。出名后,他不再努力,而是到处跟着父亲吃喝玩乐,由于整日不务正事诗才枯竭只能是昙花一现,终究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。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。


记得上中学时,我们班里有个男生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,直到有一天成绩突然下滑,最终成绩倒数,就连老师也很纳闷,为何这样一个聪明的好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?最后通过了解得知,他迷上了游戏,原来的学习时间都变成了泡吧,最终荒废了原有的学业,让人不禁惋惜。由此可见,无论天资再好不努力同样是难成大器。


晚清重臣曾国藩就是个勤勉好学的人,他虽天赋不高但却勤学苦读,曾因对一篇文章理解不透彻夜反复朗读,潜伏在屋外的贼见他总是翻来覆去的读那篇文章不肯睡觉,失去耐性的贼大怒,跳出来说:“这种水平还读书?”于是在他面前背诵了一遍,扬长而去。那贼人虽然聪明,却也只能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,只因他没有把自己的智慧用在对的地方。而曾国藩最终成为了人人仰慕的重臣,他将“勤能补拙”四个字展现的得淋漓尽致。


事实告诉我们,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始终是成正比的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只要踏实勤奋、耐心肯干,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,将重复的事情用心做,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我们只有在勤奋学习中不断感悟人生、提升境界,才能真正达到人生的理想状态。(刘南)


© 2013-2021 太平煤矿 版权所有  地址:邹城市太平镇  邮政编码:273517   电话:0537-5462009

传真:0537-5462088  投稿信箱:tpmkxck@126.com